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趋势
从奢侈品到日用品,鲜花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2-08-08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153
   “看看这些花,多么美丽的早晨啊!”——电影《时时刻刻》
 
  15年前,一位名叫TimScalongne的荷兰人来到中国,他的身份,是海盛中国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。
 
  作为亚洲最大的花卉种植商,海盛决定在气候适宜的云南建设大规模鲜花种植基地,以便在中国鲜花市场抢占先机。
 
  刚刚走马上任,Tim想当然地以为鲜花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刚需,“我妈妈每天都会买花,就像买菜一样平常”。
 
  在他眼中,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孕育着一个超级市场。
 
  但现实很快打破了他的设想。保质期短、价格昂贵等特点,让鲜花成为一种奢侈品。中国消费者甚至只在生日、纪念日或重要节日才会购买。
 
  直到2017年,海盛中国从未像它在越南做的那样开拓零售渠道,最多只是和与花商打交道的终端批发商做生意,而日本、韩国等国依然是其供货的主要市场。
 
  “出口多、内销少”的销售结构,同样出现在了刘亚辉的账本上。
 
  几年前,这位90后“花二代”接管父亲的鲜花基地,成了阿辉绣球基地的老板。他表示,“大部分产能都出口到日韩,剩下可能不到15%供应国内固定的花市、花店和婚庆公司。”
 
  截至2020年底,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150余万公顷,已成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。为什么中国种植的大部分鲜花,都用来装点了外国人的家?
 
  原因在于不成熟的C端市场对大多数消费者产生的劝退效应。
 
  一直以来,鲜花行业都缺乏C端品牌,停留在“人找货”的阶段。即便消费者认可某家花店的品质,由于中间环节繁杂和冷链运输的成本较高,价格也比较昂贵。
 
  据了解,一枝普通康乃馨在云南鲜花批发市场的价格可能不足1元,但经层层周转最终出现在北京某家花店时,身价可能已经翻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。
 
  此时,人们可能会转向线上渠道,但往往鲜花品质又比较随机。两到三天到货以后,货不对版的情况时有发生。